集保用敏捷形塑數位轉型文化,更以大數據輔助金融市場監理

集保用敏捷形塑數位轉型文化,更以大數據輔助金融市場監理

日成交超過 300 萬筆的臺灣證券市場,靠一雙看不見的手,處理全市場證券交易的結算交割。這雙手,正是素有金融市場大後臺之稱的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以下簡稱集保),不只負責全股市交易資訊流的正確性,還肩負了基金、期貨、債票券、跨境保管等多項金融交易服務後臺的維運。

過去,集保的傳統核心業務,就是擔當這 5 大類資本市場的後臺資訊處理角色。但近年來,集保業務朝向多元發展,「除了傳統核心業務,集保也開始發展面對顧客(2C)的服務,更要建立數據驅動的業務創新思維。」下轄三大資訊部門的集保副總經理張秀珍,一句話點明集保的重要發展方向。

為了支持新的業務發展策略,集保 IT 更大力展開轉型。不僅大改造了支援傳統證券業務的核心系統,也因應對外服務型態與服務對象的轉變,打造出行動化 App 與 API 來提供多種顧客服務,更從過去金融市場的資料保管者,搖身一變,成了資料的應用加值者,要利用多年累積的大數據資料,更主動支援主管機關對金融市場的監管。

「集保服務對象是整個市場,在這裡的成就感也會高於單一金融機構。」張秀珍自豪地點出集保業務的獨特性,一項新服務的上線,可以嘉惠全市場的參加者與所有投資人,但這也意味著,集保 IT 的每一項變革,都必須有十足把握,否則就可能連帶影響全金融市場的穩定運作。這正是集保 IT 轉型的挑戰與價值所在。


突破瓶頸:核心系統 4 年大改造

集保 IT 的主要任務,是支持金融市場的結算交割、集中保管等作業,也依據市場類別建立了 5 大核心系統。其中掌管最大宗業務的證券存託系統,幾乎從集保成立之初就開始服役,在超過 20 年的開發維運之下,逐漸面臨了系統疊床架屋、模組化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集保從 2014 年開始,展開證券存託系統的 4 年大改造,改以開放式系統搭配關聯式資料庫的架構,來取代大型主機搭配傳統階層式資料庫的封閉式架構。

轉換過程中,集保 IT 面臨了重重改造挑戰。尤其證券存託系統的業務繁重,當時平均每天要處理的證券交易資料,就超過 170 萬筆,更串連了多達 29 個周邊系統,轉換工程非常龐大,甚至,系統轉換期間稍有出錯,都可能導致股市無法開盤的危機。

維持證券市場穩定不出錯的壓力下,集保 IT 還得做到不停機的轉換。張秀珍形容:「就像大家常說的,穿著西裝改西裝,如何在不停機的狀態下轉換,又要確保新舊系統功能不能有落差,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為此,集保導入了平行測試的工具,在舊系統運作時,自動將每一筆資料同步匯入新系統執行,來驗證新系統的執行結果是否與舊系統一致,也因新舊系統的架構、技術、資料結構截然不同,集保IT還花了一番功夫,自行開發自動比對測試結果的功能,來節省龐大人工比對作業,更動員了所有業務單位,分別檢查各業務資料或報表的正確性。

新系統正式上線之前,集保還在假日舉行了 2 次全證券市場的聯合測試,找來全股市上千個參加者,確保都能連線無虞,最後,才選定了一個 3 天以上的連續假期,展開這場長達 40 多小時的新舊系統轉換。

從 2018 年核心完成轉換至今,辛苦代價也換來甜美果實,張秀珍指出,過去封閉式系統遇到效能瓶頸時,只能購買更多的主機資源來提升處理效能,但在開放式架構中,IT 就能運用平行處理的技術,來縮短批次處理的時間,且開放式系統具備模組化的能力,也讓 IT 能更彈性的開發系統功能,快速因應業務需求。


與時俱進:打造顧客端行動化應用

除了傳統核心業務,集保業務多元化的新方向之一,就是從 B2B 走向 B2B2C 模式。張秀珍解釋:「因為我們是受高度監管的機構,如果可以直接提供顧客端的服務,讓投資人不用經過券商,直接從集保取得集中保管帳戶資訊,就能增強投資人對集保制度的信心。」

比如集保近年透過開放 API,與券商 App 整合,就能將過去得臨櫃辦理的服務數位化。舉例來說,投資人可以直接操作 App,在不同券商的本人帳戶中匯撥股票,還能透過集保開發的 e 存摺 App,來查詢相關的異動,增強對理財資訊的掌握。

這款在 2017 年推出的集保 e 存摺 App,也已經累積超過 180 萬用戶,成為投資人投資規劃的必備工具之一。去年,集保在開放銀行的浪潮下,更轉型為 TSP 的角色,開始與多家銀行合作,將銀行帳戶資訊也串接到 App 中,來提供一站式查閱更多類金融資產資訊的服務。

然而,要從原先 B2B 為主的業務,走向面對投資大眾的服務,IT 不但要更靈活因應顧客需求,還得熟悉行動化 App 的開發與維運,從 IT 技術、工具、人才、開發方法甚至企業文化,都必須改變,才能支持顧客端業務的發展。

張秀珍坦言,當年打造 e 存摺 App 時,歷經了一段摸索過程,「因為我們不擅長行動化技術,也不擅長直接面對投資人的需求,一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從做中學,集保自己培養熟悉 App 開發、UI/UX 設計的人才,逐漸強化了 App 的功能。

去年,集保為了整合銀行帳戶資訊到 App,更開始導入敏捷開發方法,跨部門組成了一個 10 人團隊,每天站報來討論需求變化,讓 App 新版本功能更快交付,同時也動態檢討與改進,取代了沿用多年的瀑布式專案管理流程。

不只是從小團隊實作敏捷,集保也同步形塑整體企業的敏捷文化,積極對內部主管與員工展開教育訓練,培養他們具備敏捷思維。張秀珍指出,這不只是為了強化業務人員與IT人員的緊密合作,加速軟體開發與上線,更要將集保重塑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從文化上帶動數位轉型。


創新服務:用大數據協助金融市場監理

為了強化投資市場的穩健與安全性,集保不只要提供第一手資訊給投資者,更要利用多年累積的大數據資料,協助主管機關監管金融市場。不過,不同於過去身為資料保管者,主要提供靜態報表,在大數據應用興起後,集保也建立大數據平臺與資料分析機制,來提供視覺化的動態市場監理資訊,轉而以大數據來輔助各種官方的監管需求。

但是要從資料保管的「守」,到變成創新加值的「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資料處理思維。

幾年前的核心系統轉換,是用新架構和技術來再現原有熟悉的舊系統,但要建置一套利於分析的大數據平臺,卻是要用新技術來實現未知的應用架構,集保 IT 再一次面臨了極大的挑戰。

大數據平臺規畫初期,由於 IT 團隊不熟悉大數據技術和建置方法,因而衍生了溝通的困難,產生專案延宕的情況,IT 針對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也沒有一套排序與管理的方法,導致專案範圍過大,無法如期上線。再加上,平臺建置初期沒有訂定一套明確的使用規範,也造成了資料源混亂的挑戰。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集保找來外部顧問協助,依循「Think Big、Start Small」概念重新調整專案規畫,從小規模的分析功能開始做起,來縮短開發時程。集保 IT 也導入了敏捷開發方法,以每兩周一個循環,快速產出初步的結果,尋求相關使用單位反饋來修正方向後,再進入下一個開發循環,直到開發完成。

運用敏捷開發方法後,集保幾乎每季都能上線新的分析功能。而且,為了讓業務單位快速上手資料分析應用,集保更舉辦超過 30 場的內部教育訓練,不只要讓各單位了解大數據的重要性,更藉此培訓業務人員,學會如何自己操作 BI,並建立起視覺化分析圖表的能力。

為了維持數據應用的資料品質,並增加使用者對大數據平臺的信賴度,集保也訂定了一套資料治理規範,建立起符合資安與隱私保護的資料使用原則。張秀珍指出,集保正著手建置資料字典,要清楚定義每個資料欄位意涵,來避免後續分析時誤用資料。

這套大數據平臺,已經從 2019 年開始落地應用,去年開始提供央行與銀行局短期票券的監理資訊,後續也完成了國際債券、基金及其他業務分析功能的開發。未來,集保不只要提供內部與監管機關使用,更要提供企業與投資者資料分析的服務,且為了更近一步發掘資料價值,集保也組成了 AI 團隊,要從當前的 BI 應用走向 AI,運用跨參加者、跨市場的資料,來找出更多市場洞察。


建置雲端沙盒試驗新環境,來形塑 IT 創新文化

導入敏捷文化後,集保 IT 變得更加彈性、靈活,但 IT 開發的過程中,仍會受限於金融機構內外規的要求,欠缺嘗試開發一項新 IT 服務的彈性。

「傳統進行開發前,要先開立硬體規格和資源、進行採購、建置、部署,完成整套 IT 環境設定後,才能開始投入開發。」張秀珍解釋,這對 IT 開發來說,耗費許多時間成本,若專案失敗或不如預期,新購資源也可能閒置而浪費。

為了讓 IT 能更靈活進行實驗性的開發,集保去年採購了公有雲的雲端服務,作為雲端沙盒實驗環境來使用。IT 人員要開發新應用時,不需先向基礎架構團隊提出硬體採購需求,只要開發需求通過審核,就能直接用雲端 PaaS 環境來進行開發工作。張秀珍強調,只要沒有涉及個資、機敏性資料的應用,都能透過雲端沙盒來進行創新或 PoC。

比如集保試行的 Chatbot 就採用了這項雲端沙盒實驗環境,不用等待漫長硬體準備期,利用雲端 PaaS 資源,IT 與業務單位可以快速合作,先訓練出一個 FAQ 問答機器人,透過實驗試行讓內部先了解 Chatbot 的效果和導入挑戰,讓有意採用單位,更容易釐清需求和問題,有助於未來導入外部解決方案時的評估。

張秀珍指出,雲端沙盒應用不一定會直接落地,更重要的是進行試驗的過程,及其容錯的特性,藉此來鼓勵 IT 形塑創新的開發文化。


(文章來源:iThome